《安徽人大工作通讯》:为了孩子们上得起幼儿园
——记滁州市第五届人大代表方刘云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安徽省首批教育评估省级专家库成员”“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安徽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 ……一个个令人称羡的荣誉,显示了滁州市五届人大代表、市实验幼儿园园长方刘云为推动幼儿教育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
为了孩子们上得起幼儿园。2013年当选滁州市人大代表,方刘云走访了滁州市8个县市区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了解家长们的需求和老师们的需要,也了解到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就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和幼儿园的普惠性等方面,她提出了多份务实可行的建议。在一次滁州市人代会的分组讨论会上,她说:“这几年,滁州市市区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但是幼儿教育发展却没有跟上,滁城学前教育面临着“入园难、入园贵”的现实问题。这样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老百姓会有怨言的,建议要加大政府投入,办更多的优质幼儿园。”她在讲话中列数据、讲事例,深入分析,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6年3月,滁州市教育体育局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滁州城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滁州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对A、B、C三类普惠性民办园分别按照每生每学期700元、600元、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2016年滁城有8所民办幼儿园成功申报。2017年秋,新学期滁城又有7所民办园加入政府普惠性幼儿园行列。经过努力,滁城已认定15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上18所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已达到33所。据初步统计,2017年秋新学期,滁城幼儿园幼儿总数为12792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幼儿数为8884人,占比为70%左右。这意味着,滁城七成幼儿享受到了普惠性教育。
为孩子们留住优秀幼儿教师。随着国家施行全面二孩政策,三、四年以后滁州又将迎来入园高峰,这给原本就资源不足的幼儿园教育又增加了更大的压力。方刘云在“完善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的建议”中写道:“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待遇低、数量多、流动性大,非在编教师队伍的稳定及专业素质已成为衡量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标准,非在编教师的经费也成为公办幼儿园沉重的负担。”“要完善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落实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并足额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彻底解决公办园及非在编老师的后顾之忧,让公办园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自2017年7月起,琅琊、南谯为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缴纳住房公积金。这样滁城市区的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就能够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存住房公积金。这无疑将提高广大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为了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滁州市实验幼儿园是省一类幼儿园,被称为“小红花幼儿园”。为了把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多幼儿园。方刘云建议并身体力行为全市各类幼儿园举办多种学习培训和开放活动,帮扶结对、分享交流,发挥园所的专业优势,促进破解幼儿教育不平衡的难题。从2013年到2015年两年时间里,她带领实验幼儿园团队接连创办了两所分园,从图纸设计到工程实施,再到设备的配置和人员的招聘,她都亲力亲为。两所幼儿园都地处城乡结合部,孩子多为留守儿童,幼儿园的开办,解决了近600名幼儿的入园难问题,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幼儿早期教育缺失的难题。
近几年,随着滁州实验幼儿园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办园内涵逐步丰富,更多普通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市委书记、市长张祥安曾在“六一”儿童节亲切看望滁州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并对方刘云代表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善于思考,勤于调研,乐于建言,方刘云说,每一次调研、每一个思考、每一次发言,都是那份代表责任心的推动。